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专业介绍

当前位置: 首页>>本科生教育>>专业介绍>>正文

土木工程专业

发布日期:2025-04-30    作者:     来源:    

专业发展

重庆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始建于1984年,2005年开设本科专业,2013年在安全工程领域(现为资源与环境领域)下设置建筑工程专业学位硕士方向,2016年获批“重庆市特色专业”,2017年作为主要专业获批“土木与建筑工程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2019年获批“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点,2022年重庆市批准我校土木工程为新增博士学位立项建设点。

图1 土木工程专业历史沿革

目前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有建筑工程、地下工程、道桥工程3个专业方向,每年计划招收本科生150人。截止2025年已经连续招收21届本科生,本科生毕业生已有17届。


培养目标和主要课程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现代土木工程智能化、绿色建造与数字化转型发展需要,基础牢固、专业面向宽,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与土木工程科学基础和土木工程设计、施工、运维及管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土木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具有土木工程人工智能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适应建筑工程、地下工程、路桥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及生产发展需要,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智能施工、智慧运维与综合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制图、土木工程地质、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智能测量、结构智能监测与数据分析、混凝土结构原理、土力学与基础工程、钢结构原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土木工程智能施工、装配式建筑智能施工与管理、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智慧工地运营与管理、工程管理智能优化决策方法、工程结构智慧运维、建筑基坑支护、地下结构设计、桥梁工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等。


师资队伍

土木工程现有专任教师33人,其中巴渝学者1人,巴渝青年学者1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重庆市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重庆市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1人。正高职称10人、副高职称11人,具有博士学位25人,国外访学经历12人,国家土建类执业资格15人项。另有兼职教师包括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重庆市“巴渝海外引智计划”6人,行业企业专家17人。专业建有“土木工程重庆市本科教学团队”、“结构工程重庆市研究生导师团队”和“岩土工程重庆市研究生导师团队”,形成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市巴渝学者为引领,巴渝青年学者、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为核心、“巴渝海外引智计划”专家为补充、青年博士教师为骨干师德师风优良的专业师资队伍。


学科竞赛

专业坚持以赛促学,赛学结合,组建了结构模型协会、BIM研究协会和科技创新创业协会等专业学生社团,实施“一生一赛、一专一赛”制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专业始终贯彻三全育人理念,通定期举办“领秀湖畔 建瓴未来”创新创业大讲堂,积极动员在校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通过开发专业实验室,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等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近3年专业学生学科竞赛共取得省部级和国家级奖项139项200人次。

图2 竞赛制作现场

图3 结构设计趣味竞赛大合影


办学成效

土木工程专业面向新基建行业发展趋势,坚持OBE办学理念,坚持把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作为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构建知识传授与学习、能力训练与培养、素质拓展与提升三大体系,注重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知识传授与学习、能力训练与培养、素质拓展与提升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力学》是“重庆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钢结构》《工程力学》《理论力学》是“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岩石力学》是“重庆市研究生优质课程”。

办学40年以来,为行业和重庆区域经济建设培养输送建设类专业人才5000余人。近五年来,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超过93%,就业竞争力指数平均为96.1%,专业对口率为97%。毕业生分布以川渝等西南地区为主、遍布全国各地,主要活跃于工程建设管理一线,用人单位对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素质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高度认可和评价,社会赞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