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万利 |
出生年月 |
1980.09 |
|||
学历/学位 |
研究生/工学硕士 |
职 称 |
高级工程师 |
|||
学科专业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研究方向 |
|
|||
|
|
|||||
所在单位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
|||||
通讯地址 |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无影山西路 576 号
|
邮编 |
250031 |
基本情况(含教学科研经历):
1999.9~2006.7,就读于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先后获学士和硕士研究生学位。
2006.7 至今在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工作,先后担任桥隧室副主任和隧道与地下工程设计分院院长。
先后主持完成了包括国内最长的单洞双向行车公路隧道(甘肃省高楼山隧道)、国内最小净距双向六车道黄土隧道(河南省武西高速公路桃花峪隧道)、国内最大规模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隧道群(滨莱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国内规模最大的公路瓦斯突出隧道(云南省宜毕高速公路扎西隧道)等在内的上百座公路隧道的勘察设计和设计咨询工作,多个项目实现了技术创新,有力促进了行业水平发展。
其中,济南二环东南出口、滨莱高速改扩建项目是国内第一次大规模修建双向八车道公路隧道的公路工程,相比其它已建八车道公路隧道工程,两个项目不仅在隧道长度、埋深、双线净距、不良地质等方面都具有多样性,还具有高边仰坡、桥隧相连、导洞连接等特殊复杂问题。通过大量的研究分析和数值模拟,在支护参数、施工工法、结构接缝等多个方面和关键节点实现了技术创新,提出了基于减少围岩损伤的超大断面隧道设计理念,对现行隧道设计细则提出的单洞四车道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案进行了大幅优化,降低了建设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相关研究成果将填补规范空白。
主要教学科研成果:
先后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级协会科技进步奖1项,参编《隧道复合
式衬砌“工序延展循环”施工及验收规范》、《双向八车道隧道设计理论与方法》、《山
东省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建设方案编制办法(草案)》等地方标准3部,先后在《山东大学学报》、《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公路》、《公路交通科技》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6篇为第一作者);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其中“隧道二次衬砌堵头模板、堵头节点及封堵方法”已在多座隧道中推广应用,较好的解决了隧道二次衬砌施工縫滲漏水问题。
参与的“深长隧道重大突涌水灾害预测预警与风险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解决了高风险岩溶隧道突涌水通道及其主补给通道定位的关键技术难题,研究成果获2016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参与完成的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立项的“浅埋大跨小净距黄土隧道修建技术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隧道支护体系,解决了湿陷性黄土地区修建超大断面公路隧道的行业难题,研究成果获2016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参与“灰岩地区隧道病害诊断及防治技术研究”(项目编号: 2008Y021) 课题并担任现场试验负责人。提出了灰岩区隧道病害治理和预防新技术,业内首次实现了隧道病害综合防治的微创伤、可检测、可维护。现场试验阶段,研发了混凝土开槽导架、塑料管切割等简易施工器具,大大提高了施工质量和工作效率。研究成果获2016年山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目前主持的科研课题:
作为主要研究人员正在研究的科研项目:《复杂地质条件超大断面隧道围岩破坏控制机制及约束混凝土支护体系研究》《双向八车道隧道设计理论与方法》、《复杂建设条件下大跨度隧道修建技术》
诚信承诺:
本人保证提交的个人信息资料真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