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候室于2016年建成、调试并投入使用,主要由气候室、空气调节系统、冷热源系统、综合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等构成,可实现各种温湿度环境和通风环境模拟,主要为建筑室内热湿环境、人员热舒适及空气品质等相关领域的科研和教学提供基础平台支撑。
人工气候室尺寸为3m*4m*2.7m(长*宽*高),预留有四通道气体采样口和单通道污染源释放口。人工气候室设有多个送风口和排风口,可实现上送上侧回、上送下侧回、上送下回、上侧送下侧回、上侧送下回、下侧送上侧回6种通风方式,另外还设计有地板辐射采暖系统。通过风阀控制可调节新风量和回风量,通过CO2浓度监测可实现新风联动控制。
室内布置有温度探头(分层均匀布置)及湿度、风速、压力、CO2传感器等,同时在壁面均匀布置温度探头,对小室内温湿度、风速及CO2浓度进行多点监控。室内环境参数控制范围如下:温度:-5~40℃,测量精度:≤±0.2℃,均匀度≤±0.5℃;湿度:30~95RH%,测量精度:≤±2%RH,均匀度≤±5%RH;风速:0.0~1.5m/s连续可调,测量精度≤±(0.05m/s+3%读数)。
空气调节系统主要包括粗、中、高效过滤段、预处理风机、蒸发盘管、加热器、加湿器、除湿机和通风系统等组成。气候室采用直接蒸发盘管降低温度和湿度,然后利用电加热和加湿器精确控制房间温度和湿度。空调系统采用风冷热泵作为冷热源,机组采用多级压缩机控制(5HP+8HP),压缩机可分别单独启停,实现冷量或热量的分级调节。数据采集系统由温度巡检仪、数据采集模块等组成,通过室内各探头和传感器数据传输并转换信号,最终在显示屏和计算机上同步显示。
人工气候室实验平台